三角湧傳奇
清乾隆年間 三峽聚落成形,商業活動繁盛
明末清初,渡海來臺開墾的移民,坐著船沿淡水河,逐漸往上游大漢溪畔的三峽地區開墾,形成村落。人們為了取水及灌溉方便,大都住於水邊,所以三峽最早開發的地區是橫溪、三峽溪、大漢溪附近,後來因所住侷限才漸往山地發展。
三峽因山區範圍龐大,先民耕種之餘,上山伐木、採藤、燒炭,且三峽近山產大菁(可製作染料),又有清澈的三峽溪水,故由淡水河運進布匹,造就了染布業之發展,早年三峽老街的商店就以染布業為最多。後來有外國人發現三峽地區的山地很適合種茶,又有天然資源樟樹,於是人們開始種茶及製作樟腦,染布、茶、樟腦為三峽過去最大的物產。
清乾隆年間,安溪移民入墾者漸增,於是有「溪聚落」形成,三峽的第一條街「三角湧街」(即現今民權老街)也在此時初具雛型。
晚清的三角湧以熬樟腦、製茶及染布為主要產業,並以三角湧街為集散中心,利用河道縱橫的夙富水利,將貨品運送至全台各地,甚至外銷他國,在極盛時期往來船隻達六十艘之多,市街景象繁榮。
日據時代 積極建設三峽,造就獨特建築風格
清光緒二十一年(西元一八九五年),簽訂馬關條約,日軍登台後,首遭三角湧義軍抵抗,殲滅日軍數百人,隨後遭日軍焚街燒殺報復,三角湧街庄及祖師廟皆在此時付之一炬,於日治初期再度於廢墟中重建。日治中期,日人開始開採煤礦與木材,成為三峽新興工業。
此時的染布業也因洋服、西服及布行代之而日漸衰頹。大正五年(西元一九一六年),推行「街區改正」工作,形成今日民權老街現存的立面,並建設輕便鐵道作為主要文通工具。
日治晚期,日人大力推展皇民化運動,三峽著名地標-三峽拱橋,也在此時期落成,水運時代自此宣告結束,三峽街庄的交易逐漸轉變成基本的民生消費。
台灣光復 祖師廟漸添藝術光輝
1767年,來自今日的三峽、土城、鶯歌、大溪等的鄉民,分為劉姓、陳姓、林姓、李姓、王姓、大雜姓、中莊雜姓等七組人馬,動工建造祖師廟,供奉安溪清水巖迎來的清水祖師。1813年廟內更開設私塾,由名士陳川負責教育當地孩童。
該廟因地震有部份毀損,1833年進行第一次重建。
1895年馬關條約,臺灣割讓,日本接收臺灣時,乙未戰爭爆發,日軍在三角湧失利,事後採掃蕩方式南下挺進,該廟被焚,1899年進行第二次重建。
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,日本投降離臺,三峽祖師廟歸三峽公家所有,由當時代理三峽街長的藝術家李梅樹教授管理,李梅樹篤信清水祖師,愛好藝術,極其用心地進行了第三次的重建計劃,從募款、設計、成立委員會、工程進行,費時費力,在1947年動土,由前殿開始進行全面整修,還買了臺灣神社的鳥居改作龍柱。1963年正殿作樑;1975年鼓樓施工。
1983年,主持重建三十多年的李梅樹去世,重建委員會改選時一波三折,1995年因石欄桿的裝設引起爭議,1996年三峽祖師廟的重建告停。
三峽祖師廟在歷經三次重建後,主要的建築型式為三進九開間的殿堂式廟宇,「三進」意味著其有前殿、大殿(也就是中殿)、後殿。九開間則是廟的寬幅。在廟宇基地上的特色就是寬幅大(30米),進深小(40米)。
祖師廟的建築風格和一般臺灣廟宇不甚相同,其特點如下:
全石作的壁面,在祖師廟中找不到如一般廟宇的彩繪壁畫,所有壁面皆為石材,因此壁面的裝飾也以石刻浮雕的手法呈現。樑與枋無彩繪、無拱形,皆以浮雕呈現,並加以貼金裝飾。前殿、中殿、後殿皆作藻井,一般廟宇僅在前殿的三川殿與大殿做藻井。
左右廂房一樓為鋼筋混凝土建造,二樓採古法用木作。因此側殿與鐘鼓樓可說是第一層現代、第二層古代的建造手法。
外型較一般廟宇來得瘦高,前殿的感覺特別明顯,簷口比一般廟宇拉高許多。中間的三川殿寬高比例為1.8[2]。
由上可知,三峽祖師廟的建築特色在於其石材的雕刻,除基座的造型較為簡潔外,其他廟體的建築部份皆有繁美的石雕。最吸引人的是大殿20根步柱的石雕。除龍柱外,尚有雙龍柱、單龍柱、花鳥柱與對聯圓柱。大殿的「三層雙龍柱」、「花鳥柱」與「百鳥朝梅柱」可說是廟中最重要的石柱雕刻。
也由於石雕比木雕要來得耗時精工,造成祖師廟的重建比一般廟宇要來得久及吃力。匠師、材料、產地、題材也是1990年之後重建計劃一波三折的原因。
台灣光復後,改制為三峽鎮,三峽人的信仰中心-長福巖清水祖師廟由藝術家李梅樹教授主持改建,由於建造技術匠心獨具,精雕細琢,造就了祖師廟「東方藝術殿堂」的美名,使祖師廟在莊嚴的宗教氣息中,增添珍貴的藝術價值。